环保市场讳莫如深,从最早的水十条、气十条、到现在呼之欲出的土十条,每个政府的五年规划都承载着满满的环保压力,趋势利好也油然而生。不经之间,笔者感慨,未来环保蛋糕将花落谁家?环保行业路在何方?总结未来环保方向将可能有以下:
1、产品种类齐全、污染治理技术娴熟、配套服务完善的一体化机制
截至2015年底,全国环保系统机构总数14,812个。其中,国家级机构45个,省级机构398个,地市级环保机构2,319个,县级环保机构9,154个,乡镇环保机构2,896个。各级环保行政机构3,181个,各级环境监察机构3,039个,各级环境监测机构2,810个。全国环保系统共有23.2万人。其中,环保机关人员5.7万人,占环保系统总人数的24.6%;环境监察人员6.6万人,占环保系统总人数的28.6%;环境监测人员6.2万人,占环保系统总人数的26.5%。这些基数为一条龙的环保产品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政府加大财政对环保的投入,社会加大力度投资环保
“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3.4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62%,占到GDP的3.5%。考虑到“十三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向纵深推进,中国环保产业未来将保持高投入、高增长的发展趋势。按照18%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4799.2亿元。
3. 环保规模扩大,PPP模式日益受青睐
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环保企业中标的PPP项目中,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项目多达40多个。其中,有些企业仅上半年中标的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就超过300亿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投资规模过亿元的环保PPP项目数量只有20多个,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项目数量不足9个。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向媒体提供了一份2017年上半年环保企业中标PPP项目名单,从名单来看,今年上半年签约的环保PPP项目总数超过180个,环保企业中标PPP项目规模超过1700亿元。相对于数量上的增加,PPP项目在投资规模上更是飞速增长,环保PPP项目上频现投资规模达到百亿元级别的“巨无霸”。
今年以来,10亿元级别投资规模的项目已不是新鲜事,比如:东方园林为保山中心城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及保山中心城市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PPP项目的中标联合体,项目总投资54亿元等。
4. 环保治理“打包”处理
今年上半年环保企业中标PPP项目规模超过1700亿元,仅水环境PPP项目投资规模就从2016年上半年的114.2亿元,蹿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09.1亿元,同比增长4.3倍。
其中的奥秘就是,传统的单体项目已经不再是绝对的主流,更多地出现了“打包”性质的项目,比如河道治理、流域治理、乡镇污水治理这类环保项目,这类打包项目的投资额出现迅速“增肥”的趋势。这同时意味着中小环保企业抱有很大希望的乡镇污水等小项目将被以“打包”的方式一网打尽,这无疑会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5. 大环保企业强强联手
今年5月,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铁汉生态、江西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组成“投标联合体”,中标投资规模48亿元的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除了采取联合体的方式之外,一些基建企业也会对进行项目分包,但这种分包的规模比较小,层层分包之后的利润也较小,参与的环保企业并不多。强强联合中标项目将会成为资本和非环保企业抢食环保蛋糕的主要手段。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政策环境厄待完善,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健全,无论是公平的竞争体系,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都有待进一步改良。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大规模投入技术创新的如果意愿不强,这最终将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要想让中国环保产业长久发展,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支持,社会加大力度进行投资和监督。